020-39388591    18675872398
  • 旅游综合体落地策划
  • 温泉旅游主题化-中山项目
  • 水上游乐全季化
  • 景区升级度假化
  • 海森文旅(旅游策划公司)担纲中国首家地心文化主题公园的旅游规划、旅游策划以及旅游规划设计
  • 打造康养度假新高地(明月山项目)
旅游规划设计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发布日期:2017-06-20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要“协调”――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协调;与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相协调;人口积聚、“市民化”和公共服务相协调。怎样实现这四个协调发展呢?认为,旅游在这一进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本章在研究旅游与城镇化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旅游引导的城镇化模式及构成的城镇体系。

(《旅游引导的产业集群化与新型城镇化研究报告》纲要,已于2013年1月4日,在中国旅游报第3版刊载;本文属于部分报告摘要,已于2013年1月7日,在第23版刊载,欢迎阅读。更多研究成果,敬请持续关注。)

策划《把握黄金机遇期,以旅游助推新型城镇化》专题

点此进入专题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城乡人口变动,也包括人口质量的提高;既包括人口在城乡比例上的变动,也包括由此带来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既包括劳动力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包括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的内容;既包括乡村的城镇化,也包括城镇自身发展。

(一)城镇化的基本内容

1、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第一基础

产业发展,实现了人口的生产模式与收益基础的变化,保证了农民离开土地后按照城镇方式生活的基础,因此产业的集群效应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城镇化的背景与推动力。中国城镇化初期结合国情,选择了工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边际效应逐渐减弱,第三产业成为城镇化新的推动力。

2、人口聚集是第二个基础

城镇化的主体是“人”,人的规模化聚集是基础。在我国现行城市等级体系划分中,每一级别都有关于非农业人口数或比例的规定。比如,过去一直以5万人口的城镇居民,作为比较合理的小城镇集约化标准,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未来发展中,就地城镇化和旅游城镇化,评价可能会有较大不同。

3、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基础

居民居住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是城镇化的重要标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仅不能满足群众生活和产业发展需要,还会影响农民进镇建镇、集聚产业的进程。因此,全面提升交通、通信、供电、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是城镇化的建设核心。

4、住宅建设是居住的前提

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从事农业的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城镇人口的转变,必然需要增加相应的具有人畜分离、自来水、电、天然气、供暖等条件的城镇化住宅。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住宅或住房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心、研究农民住房问题是化解目前城乡住房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p#分页标题#e#

5、公共服务配套是城镇的核心

公共服务配套包括学校、医院、银行、商场等等生活服务设施,以及公安、工商、市政等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机构。这是城镇化最大的社会公共成本与社会发展基础。没有公共服务,就不能称其为城镇。

(二)城镇化的质量要求

在快速的数量提升之后,城镇化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实际上,高质量的城镇品质与城镇化过程,本来就是城镇化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

在空间上,走集约化城镇之路,形成高效合理的土地利用。重视城市群的发展,在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里实现资源的优化。

在城市建设上,要建设园林城市,宜居城市。营造绿色和谐人居环境,建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幸福城市和宜居社区。

在城市环境上,要求生态型城市,走节能低碳之路。把低碳目标与生态城建设相结合,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的城市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适宜居住、运行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的生态城市。

在城市配套上,建设休闲宜游城市。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配备相应的休闲公园、主题公园等公共休闲空间和休闲游乐设施,打造休闲宜游城市。

(三)城镇化的社会要求

城镇化要求人要从“农民”转变为“居民”。享受跟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福利、就业机会、教育条件和社会保障等等。真正实现外来人员与当地居民的公平对待。

但我国在过去的城镇化进程中,单向追求速度和规模扩张,忽略了很多问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公共设施匮乏、服务配套缺失、“农民”并未真正的转化为“市民”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促使社会问题面临井喷。

农民与城市居民,本地与异地居民之间的公共资源分配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问题,进一步才是服务于社会福利保障系统的资源投入与效率及公平问题,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由此,我国的城镇化亟需转变方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有专家从动力机制出发,提出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有专家从理念上认为:新型特色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的城镇化。其模式是以新型产业化为核心动力。#p#分页标题#e#

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大中小城市、城市群和小城镇,都应该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通过以上解读可知:新型城镇化,就是把城镇化本身的过程与解决过去城镇化问题的纠偏方案结合起来,推进更加公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城镇化。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市民化问题。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较快,但“市民化”速度相对较慢,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群体中,仍有2 .5亿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待遇,此外还有7000万城镇间流动人口也面临着公共服务差距。新型城镇化必须解决好“农民”变“市民”的问题。

城乡统筹问题。快速城镇化造成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新型城镇化要着力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带动内需扩大和就业增加。

生态文明下的城镇化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以工业化为依托的城镇化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诸多情况。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就地城镇化问题。城镇化不是“摊大饼”,而是一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大型城市、中小城镇、新农村社区等整个城镇体系更加合理。新型城镇化要解决好农业产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三农”问题。


       旅游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

 

多年来,一直非常关注旅游与城镇化的关系。2011年7月29日,林峰院长在《中国旅游报》发表文章“城市化进程加快引发旅游投资热”,明确提出“随着城镇化发展,旅游开发已经与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全面结合并在产业上趋于融合,形成了旅游产业导向下泛旅游产业聚合的区域经济与城镇化综合开发模式”。

林峰院长认为,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就是以旅游带动下的泛旅游产业集群为产业基础,由旅游带来的消费集聚直接推动的城镇化过程。旅游在消费带动、产业带动、价值提升、生态效应、幸福价值效应等方面的一些特性,决定了其引导的城镇化在城乡统筹、生态环境、解决就业等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在解决城镇化的社会问题方面,给出了比较高效的解决方案。它的“新”及“高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分页标题#e#

首先,解决了农民的身份问题。旅游引导的城镇化是以旅游搬运为前提,游客聚集为基础,游客消费为支撑延伸出来的一种城镇化。由于游客聚集形成了休闲消费聚集,促使旅游区农民实现从纯农业从业者转化成服务人员、加工人员或者是农业兼服务业、农业兼加工业人员等多重产业身份的转型,同时收益能力提高。

其次,是无污染的城镇化,从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城市。随着以工业为依托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耗水平快速提升,环境污染问题甚为严重。以环境污染和资源超耗为代价的工业型城镇化,不符合未来发展方向。而旅游业不仅是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其发展还必然改善和美化环境。因此,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符合国家对生态文明的要求。

再次,是就地城镇化。旅游景区一般在城郊或偏远地区,它的集散不一定直接依托于城市核心,有的依托于中心城镇,有的依托于小城镇,有的依托于村落。因此,在什么地方进行聚集和集散,那个地方就形成人群聚集、消费聚集、服务聚集,农民身份转换成高收益非农业人员。旅游各要素的延伸带动泛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产业聚集形成人员聚集,从而形成原有城镇居民、农民城镇化居住、产业佣工聚集居住、外来游客居住、外来休闲居住(二居所)、外来度假居住(三居所)等六类人口相对集中居住,形成了产业依托的城镇化基础,加上旅游服务设施的需求和消费的集中化,形成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及社会体系完善的建设推进等,由此形成了就地城镇化发展。

第四,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旅游是“搬运”,通过搬运游客,搬运消费能力,形成消费聚集、人群聚集、产业聚集,从而形成土地集中、促使农民从第一产业解放,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生产,由此带来收益能力提高和农民身份的转变。旅游产业开发大幅度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而与城镇化一起形成建设发展,成本降低了,而城镇面貌美丽了,且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以此为基础,城乡基于美丽产业获得统筹发展。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旅游如何引导城镇化的形成

1、泛旅游产业发展是基础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第一基础。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已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通过产业整合及集聚,形成了一个泛旅游产业集群,从而构成了人口与要素集聚的前提和基础。

2、消费聚集,是旅游促推城镇化的直接方式#p#分页标题#e#

以人均GDP为代表的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是促使居民外出旅游的重要动力之一。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迈入5000美元大关,按照国际惯例,这意味着居民消费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步入享受型,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文化、休闲度假以及旅游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每年节节攀升的旅游人次及消费水平上,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发展趋势。

由于旅游涉及的面比较广、与其他产业之间也存在相互交叉现象,因此旅游消费的统计并不是很全面。认为,旅行中的消费,不仅仅是游客在传统观光休闲度假过程中的直接消费支出,还包括农产品、艺术品、收藏品、文化纪念品等购物消费,文化体验、娱乐活动、运动康体、养生理疗、养老服务、会展培训、祈福修学等服务消费。人们在旅行中的消费行为,已经超越一般理解的旅游消费,成为一种复合消费方式。

3、泛旅游的产业集群化发展促推城镇化

泛旅游产业整合发展,形成了产业的聚集、集成与集群化,由此带动了城镇化的进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逻辑加以说明:旅游产业要求场所,形成了旅游区;旅游区是一种产业发展区,与产业园区相识,同样需要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的场所,需要为员工提供住宿基础,需要为拆迁的农民安置社区,这一切,形成了旅游区作为产业功能区的产业化发展。

旅游产业化发展,要求留下游客进行消费,必须开发大量的休闲项目,比如温泉浴场、美容按摩、游乐场、KTV、酒吧街、餐饮街、创意商铺、工艺品店、厂店一体的工坊等等,由此形成了休闲聚集区。

工业区不适合人的居住,旅游区不同,是最适合于人的居住与生活的区域。因此,旅游区需要开发旅游接待型新农村社区、游客居住的休闲酒店与休闲聚集区、周末休闲的第二居所住宅区、避寒避暑养生养老的度假住宅区等等。于是,一个基于不同需求的综合性居住社区形成,而以“吸引力景区+休闲聚集区+综合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为发展形式的非建制城镇结构,也就此产生了。

(二)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新型城镇化不只是创建新城,也包括老城市的扩张升级。从城镇体系结构的分层提升与建设上进行细分,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包括:现有大型城市的扩张与升级,中小城镇特色化发展、产城一体化项目开发与非建制性旅游城镇化,新农村社区建设等四大方面。这四个层次,有着不同的模式与机理。

1、城市旅游化模式

这里所指的城市,是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超大型、大型及中型城市,其本身就是客源地,很多也是目的地。通过旅游吸引力建设,将大大提升城市品牌与城市服务产业发展空间。#p#分页标题#e#

大中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主要是包括城市景区开发、新型城市休闲中心建设、旧城改造休闲街区化发展,休闲卫星城组团化建设,环城游憩带城乡统筹开发这五种方式。

城市景区开发,是指对于拥有独特旅游资源的城市,依托资源,集中建设旅游景区,形成城市景区吸引核,打造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景区开发始终是城市旅游化的基础,无论景区在城区或不在城镇区域,景区吸引力越大,旅游带动城市发展越强。

城市休闲中心,即RBD,是大中型城市必需的休闲聚集核心,也是城市品牌与都市吸引核。城市有多种休闲中心,有的偏休闲商业,有的偏休闲商务,有的偏休闲娱乐,有的形成了商务商业娱乐游乐餐饮一体化综合休闲区。北京的王府井、西单、什刹海、798艺术区等等,都是不同类型的休闲中心。在新城建设中,集中较大土地建设RBD,是规模化新城开发最好的模式之一。

旧城改造建设休闲街区,特别是滨河、滨湖、古街、古建聚集区、旧工厂区、公园周边区、体育场周边等区域,是形成与建设休闲街区的最好地方。在旧城改造中,借力河道疏浚整治、绿地公园建设、体育设施建设、古建保护等城市基础设施与文化基础工程,把公共环境资源周边的黄金土地,建设成为休闲商业街区,形成休闲环境与休闲街区的整合,是城市休闲化最大且最重要的旅游化工程。其中,文化街区、创意艺术街区、酒吧街区、时尚休闲街区、美食街区、购物步行街区等等,特色与模式很多。

休闲卫星城组团化建设,是大型城市旅游化发展的重要方式。特色休闲卫星城,无论是基于大型休闲综合体、大型主题公园、大型体育设施、大型会展场所、养生养老机构设施等等,都可以形成卫星城的特色聚集化发展。比如处于北京卫星城良乡的房山长阳镇,规划建设中央休闲购物区(CSD),就是一个新打造的休闲娱乐聚集区,规划了高端商务组团、时尚休闲组团、中心组团(艺术展览厅、湿地公园、休闲体育中心、主题公园、滨河酒吧和美食街等)、文化创意组团。

环城游憩带,是一个城乡统筹的发展模式。在大型城市周边1小时圈内,可以形成依托卫星城、小城镇、旅游区、村落而发展的休闲带。这个带,是未来田园城市建设中的城市的组成部分,是新型城市化中最为有特色的部分,是旅游城市化的重点内容。

从城市发展的总体架构看,大中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城乡统筹、产城一体化发展基础上,形成了城市休闲中心、城市休闲街区、休闲卫星城、环城游憩带等等一个系统发展结构。旧城改造出休闲区,新城建设出休闲区,城市从摊大饼,转化成为绿色覆盖、休闲组团发展的花园城市。其中,通过休闲卫星城和环城游憩带的发展,形成中心区居民外迁,同时进行旧城改造,形成新的组团,并通过城市绿化,改善环境,形成花园城市、组团城市,从而形成大中型城市内部提升及向外扩张,是大型城市升级的最佳路径之一。#p#分页标题#e#

2、旅游城镇建设模式

小型地级市、县级的中心镇和建制镇,带动性相对于大中城市较弱,但易于形成鲜明的主题性特征,可以走特色化的旅游城镇化之路,这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镇化模式。

对于本身就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中小城镇,可依托自然资源,实现旅游特色化发展,形成滨海城镇、滨河城镇、滨湖城镇、冬季度假城镇、夏季度假城镇、温泉城镇、滑雪城镇等等特色城镇;基于文化资源,可以打造文化名城名镇、休闲古城古镇、民族风情城镇、民俗风情城镇、艺术城镇、工艺城镇、创意文化城镇、商贸购物城镇、电影城镇等;依托旅游景区,可以打造各类接待型城镇,借力景区的泛旅游延伸,还可以打造会展城镇、运动城镇、休闲农业城镇(葡萄酒、桃花梨花等等);依托于特色资源、特色工业、特色批发市场等,还可以打造酒城、玉城、家具城。泛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使得我们打造特色旅游城镇的可能性空间大大提升,特色旅游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为城镇化打开了全新的路径。什么都可以是吸引核,只要地方有什么特色资源或优势产业,就可以结合旅游发展成什么泛旅游城镇。

对于一些没有这么强劲的吸引核的小城镇,需要挖掘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寻找泛旅游产业发展的契机,推进旅游城镇化。

不是所有城镇化都必须进行旅游化,但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旅游化手法,可以使城镇化获得更好的效果。

3、旅游综合体模式

旅游综合体是一种特殊的新型城镇化形态――既不是传统的旅游景区,又不是纯粹的住宅社区,也不是建制型城镇,更不是新型农村社区,而是基于城乡之间(可能是城市郊区、也可能是乡村地区、还可能是大景区外围区域)具有一定旅游资源与土地空间的地块,依托良好的交通条件,通过旅游的“搬运效应”,将城市的旅游消费力搬运到开发地块,从而带动该地块的土地综合开发,实现泛旅游产业聚集、旅游人口聚集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发展,形成旅游休闲导向的新型城镇化聚落。

旅游综合体以泛旅游产业的整合为根本支撑、以休闲化消费的聚集为核心动力、以设施和配套的配置为重要基础、以服务和管理的创新为基本保障,已经成为广大适宜区域实施“就地城镇化”的主流模式之一。

4、旅游新农村社区模式

这也是旅游引导的就地城镇化的最普及的模式之一。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以农旅产业链打造为核心,以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导,以乡村观光休闲业态为特色,以乡村商业休闲地产为支撑,以田园乡居生活为目标,通过土地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引入、文化特色的呈现、农民就业的解决,进行独立村的改造升级,向旅游综合社区发展,就是这一模式的主要路径。#p#分页标题#e#

旅游对于新农村社区建设,具有特别好的产业推进价值,主要是使农民找到产业转化依托的同时,可以把生活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就地发展产业,形成居住。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由城市体系和村镇体系构成。城市体系,按其现代的意义来说,它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域范围内由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的城镇所组成,并具有一定的时空地域结构、相互联系的城镇网络的有机整体。村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集镇和建制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传统的城镇体系包括大中小城市、连接城市与一般村镇的中心镇、建制镇以及村庄。

旅游产业导向下的泛旅游产业聚合的区域经济与城镇化综合开发,形成了城镇向田园城市发展的方向,一批非建制城镇化结构发展起来,以旅游综合体、旅游新农村社区为依托,形成了新型的、更加完善的城镇化体系:

1、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大中型城市及旅游集散中心城市)

随着后工业化的到来、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环境的改善,及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大多数中心城市不仅仅是客源地,还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他们以旅游聚集作用为特征,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与多功能性,内部居民的出游力与休闲需求较强,对周边地区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一方面,大中型城市对外输出旅游者、消费者,凭借其休闲、娱乐、度假、居住等需求,形成泛旅游产业支撑,带动周边小城镇的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另一方面,大中型城市的多种功能及配套设施,能够吸收外地游客,形成旅游集散。中心城市的旅游发展中,通过商务游憩区(RBD),休闲商务、会展区,休闲商街的建设,作为城市文化集中表现的载体,具有生态性、景观性、休闲性等特点,形成旅游核心吸引力。城市公园、郊野休闲公园、主题乐园,既是为市民服务的重要公共设施,也承担表现城市文化、增强旅游者体验双重功能。

2、休闲卫星城(大城市周边休闲聚集城镇)

卫星城和中心镇在城市体系中是一个层次,是依附于大城市、与大城市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外围城市。中国城镇化进程迅速,给城市体系中的卫星城及中心镇带来发展机遇。由于区位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等条件,大城市周边的休闲卫星城及中心镇,成为了出游率较高的城市居民周末或小长假休闲的第一选择。

3、旅游小城(旅游小市及较大的旅游中心镇)

依托于县级城市的中心镇,形成旅游休闲小城的基础非常好,多年来,县域旅游发展,塑造了一批旅游小城、休闲小城,比如丽江、武夷山市等等,都是旅游目的地经典小城。#p#分页标题#e#

4、旅游小镇(较小旅游中心镇与旅游建制镇)

旅游小镇的带动性相对大中城市较弱,但易于形成鲜明的主题性特征,与产业联系极为密切。须采取城镇建设与旅游经济的整体经营、整体规划以及产权结合经营的模式,增加人口承载力,带动城市化水平,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5、旅游综合体(非建制产居一体区)

旅游综合体是基于一定的旅游资源与土地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导向进行的土地综合开发。旅游综合体以旅游产业园区为核心,以互动发展的度假酒店集群、综合休闲项目、休闲地产社区为重要功能构建,整体形成服务品质较高的旅游休闲聚集区。这种模式是非建制型城镇化,但属于城市架构的重要方面。

6、旅游休闲度假区(产业区)

旅游业的发展使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开发成旅游景区,由于旅游景区的吸引,形成游客聚集,从而使这些景区、度假区内部和周边原本是自然景观的地方聚集大量的商业和服务业,原本居住的农民变成旅游从业人员;同时随着旅游进一步开发,旅游道路、交通、水电等等城镇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配套提高,形成原有城镇居民、农民城镇化居住、产业佣工聚集居住、外来游客居住、外来休闲居住(二居所)、外来度假居住(三居所)聚集,从而形成了旅游区城镇化。

7、旅游新农村社区(产居一体社区)

新农村社区以及大城市郊区旅游化发展,是解决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村庄依托旅游,特别是旅游接待村落,把生活资料转化为生产资料,可以用自己的房屋从事旅游服务产业,从而把农民身份转化为居民、农业转化为服务业、村庄也转化为城镇化的社区。通过旅游进行土地整合、城市基础设施的引入、文化特色的呈现、就业的解决,进行城中村、大城市郊区、以及独立村的改造升级,以此推动新农村社区建设。

“研究报告”系列成果,请继续阅读:

报告纲要:旅游引导的产业集群化及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报告摘要一:旅游是区域综合发展的重要新型动力

报告摘要二:泛旅游产业整合与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报告摘要四:新型城镇化与旅游房地产开发

报告节选一:旅游综合体--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

报告节选二:旅游产业导向的新型农村社区研究

报告节选三:城市旅游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报告节选四:泛旅游产业整合发展

报告节选五:旅游业态模式探索

报告节选六:旅游小城镇--小城镇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上一篇: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第4页

下一篇:旅游是区域综合发展的重要新型动力第2页